2024年北京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董艳平

时间:2025-04-29浏览:10

服务育人先锋


一、基本情况介绍

董艳平,女,19656月出生,江苏睢宁人,中共党员,汉族,本科,副主任护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校医院副院长兼计生办主任、校医院党支部书记,目前全面负责校医院工作2021年、2023,被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二、工作事迹简述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引领带动作用

艳平同志作为校医院党支部书记,能够以身作则,带领大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尊崇党章、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领大家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及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校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她担任支部书记以来,校医院党支部分别在2019年、2021年、2023,被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评为“先进党组织”的光荣称号。

(二)认真做好学校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

董艳平同志2003年非典时期,她冲在防控第一线时隔17年的2020年,她又一次冲在了新冠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1.及时制定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发生后,她和班子成员研究后,迅速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对隔离观察区的设置、工作人员配备及职责、物资配备、消毒方法以及隔离观察人员的发现与报告、转诊和解除等都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使得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地开展。记得2020年大年初四的那天,校医院隔离观察区里住着五位隔离观察人员,其中四人来自武汉、一人有接触史。董艳平同志2019年患有重病,同志们都劝她,说她身体不好,别进隔离区了。她也知道这样“零距离”的接触,一旦有感染患者,被传染的风险非常大,但她更知道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所以,作为支部书记的她毫不犹豫地带领大家进入隔离区一道工作。为了把校医院在开学后至疫情解除期间的工作安排好,2020217日,董艳平同志一边输液治疗一边和班子成员及校医院各部门负责人讨论研究,从下午一点半一直到七点多,制定出了疫情期间开展“电话问诊”、公费医疗报销办法以及医保病人如何就诊等多项措施。这些举措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2.组织完成新冠疫苗的集中接种工作

20213月下旬及4月中下旬我校按照朝阳区疾控中心及三间房乡的要求,组织全校师生在校内集中接种新冠疫苗。董艳平同志从前期的外出考察、调研,到接种场地的确定、布局、物品的摆放,再到和疾控中心接种专班的对接实施接种、人员安排、现场秩序的维护等等,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主动作为,配合学校相关部门顺利地完成了疫苗接种工作,此次完成两针疫苗接种人数近13000人。202110月底又完成了新冠疫苗第三针的接种工作。

3.认真做好校园封控期间的各项防控工作

2022年,是新冠疫情防控最关键、最吃劲的时期,作为校医院支部书记的董艳平,一是和班子成员能及时根据疫情的变化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应急预案;二是积极参与组织并具体实施,协助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我校在校师生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在校园封控期间第三方检测机构进不了校园的情况下,校医院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我校核酸检测的重任。202299日下午校医院接到民航总医院发热门诊的电话,告知我校一就诊学生核酸检测疑似阳性。校医院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董艳平同志在流调队伍入校前,第一时间带领3名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奔赴阳性人员居住的公寓楼,对公寓楼内近500名学生进行抗原检测、环境采样等工作。通过抗原检测,发现3名学生检测结果阳性;环境采样发现3个点位阳性。为我校疫情防控“追阳管控”“流调判密”提供了第一手数据支撑。尤其是在202211月下旬,追“阳”已成为校医院的重要工作,董艳平同志总是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不停地奔赴在追“阳”的路上,哪里有“阳”哪里就有她和同事们的身影,真正成为了无惧无畏最美的“逆行者”;她能够以身作则地带领团队,认真做好健康驿站的管理工作,为维护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董艳平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动员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

(三)大胆改革,服务师生

董艳平同志2013年走上领导岗位后,和班子成员一道,为校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在工作中能切实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做深、做细、做实,让广大师生满意。加强校医院的软硬件建设,拓展诊疗服务项目,更好地服务于师生。例如:中医专家门诊的开设、口腔科的合作、理疗科的建设、检验科的建设以及临床心理科的增设等等,每一项举措,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称赞。校医院从2013年到2023年,连续11在年终考评中被学校评为先进单位,个人也四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四)以身作则,无私奉献

董艳平同志始终抱着“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态度,兢兢业业地工作,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尤其是负责校医院工作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董艳平同志及时将自己的手机号贴在在校医院的大门上,坚持手机24小时开机,直接与患者和师生保持联系。为了让师生在就诊时有意见或建议能够及时得到反馈,校医院设立了电子意见箱,将“有意见,码上提”的二维码及其他反映渠道的通知张贴在大厅、走廊及相关科室,董艳平同志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总是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回复并帮助解决问题。多年来工作中加班加点,主动作为,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五)直面困难,勇挑重担

2024年初,校医院马少刚院长因年龄原因退休,学校党委研究后,决定让董艳平同志临时全面负责校医院工作。董艳平同志克服了个人年龄、身体等因素以及校医院工作量大、人员非常紧张等困难,带领全体职工认真落实学校春、秋季工作会议精神,精耕细作、狠抓落实,校医院一直倡导并长期践行的“以人为本,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及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全校广大师生服务的工作作风传承下去,继续保持校医院稳定及良性发展的态势,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一是加强内部挖潜、外部合作,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例如:和民航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外部力量,在解决师生检查难、住院难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更好地做好全校师生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二是提升校园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急救处置能力;例如:今年3月份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签订协议,协助我校培训150名持证急救员,以及7名急救培训导师;校内为学生、宿管、保安等人员开设了多场心肺复苏、AED使用急救培训。全面提升我校突发事应急处置能力,为师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校园环境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例如:通过调研,准备在校医院大厅安装挂号收费机,以便解决师生就诊挂号收费排长队现象。四是做好公费医疗费用的控制工作;例如:成立了控费小组、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控费措施,把有限的经费用到真正有需要的师生身上。五是紧紧围绕校医院职责,精准定位,开展学校卫生工作,为全校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