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任孟山

发布者:工会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5

教育育人先锋


任孟山,男,汉族,1976年生,2000年参加工作,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传播硕士白杨班和国际传播博士白杨班副班主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高校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北京市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专栏作家、资深新闻评论员、中央电视台栏目策划与顾问;出版专著5部,译著4部;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新闻与传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新闻评论与专栏文章1500余篇,各大新闻网站均有转载。


倾力做好国际传播人才教育

任孟山同志模范践行“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要求,不忘初心使命,全心用心育人,将站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作为教师的第一要务。在中国传媒大学工作以来,借助自身常年撰写新闻评论的实践经验,一直在为本科生开设《新闻评论》课程,该课程获第二批中国传媒大学优质本科课程“线下优质本科课程”。作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一方面讲授《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理论》《跨国媒体与全球传播》《媒介与社会》等课程;另一方面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是导师的首要任务,既关心爱护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经常告诫学生既要学知识,也要学做人做事,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综合准备

在传播研究院工作期间,担任2009级国际传播班主任工作,讲授国际传播相关课程,同时担任交流与合作办公室主任,负责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传播研修班”培养工作;在研究生院工作期间,担任国际传播白杨班副班主任工作,该班作为研究生院直接管理的唯一班级,是学校服务国家国际传播战略,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特区,组织制定培养方案,核定培养计划,立足“以未来为向度,以世界为坐标”,培养“坚守国家立场、坚定文化自信、葆有人类情怀、理解未来媒体、通晓国际规则、提升斗争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完成从凝炼育人理念、制订总体方案、组织重大活动到招生、教学、国情调研和班级建设等一系列的工作。2022级国际传播白杨班获得第十九届“周恩来班”荣誉称号、学生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


聚力科研服务国家战略

任孟山同志作为国际传播研究学者,既埋头苦干,又抬头看路,始终让自己的科研工作聚焦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学术贡献集中在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究方面,常年勤于思考和笔耕,先后出版专著5部、译著4部,其中,专著《国家传播与国家主权》获“首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成果奖·著作类奖”,专著《伊朗大众媒体研究》获“第十二届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译著《媒介帝国主义》《媒介与社会》两获“中国传媒大学年度高水平译著”;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在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究方面持续探索,特别是在国际传播地缘政治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科研项目方面,先后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深圳市政府国际传播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版中国故事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传播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国家主要政党涉华传播话语体系研究”始终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力争创造一流业绩202112月,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中组部第六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致力讲好“中国版中国故事”

任孟山同志在从事教学科研之际,一直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积极参加舆论引导工作传播与解读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将评论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同时以此经验反哺新闻评论课堂。先后在《华夏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开设评论专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发表新闻评论与专栏文章1500余篇,各大新闻网站均有转载;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特约评论员,就社会热点问题正向发声,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除此以外,还以专业知识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要体现为就国际传播战略与策略积极建言献策。一是撰写国际传播舆情治理咨政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2次,省部级采纳3次,厅局级采纳15。二是为主流媒体和地方政府开设国际传播讲座,包括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成都市政府等。三是走出去理解与实践国际传播,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一方面去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另一面发表演讲,矫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让更多国际人士更好地理解中国以及“何以中国”,致力讲好“中国版中国故事”


全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

任孟山同志到研究生院工作以来,坚守初心使命,致力于研究生管理创新作为“双肩挑”干部,借助自身培养研究生的经验,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文件,扎实落地学校党委部署,先后进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系统改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改革与建设,立足于分类培养、分别成才、中西结合、注重实际,做出新制度安排、新学制设立、新培养起点、新淘汰环节、新科研标准、新课程体系、新毕业要求等七大培养与学位环节创新,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会议精神,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明显,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被人民网、澎湃新闻等广泛报道202315,完成《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与建设方案》,上报教育部。20239月,荣获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称号。


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冲在一线

任孟山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党的工作方面,先后担任传播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研究生院规划处党支部书记,积极发展教工党员,带领支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听从党的指挥,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疫情防控中以身垂范,在服务国家重大活动中扎实落地。疫情期间,办公室所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整栋楼被划为高风险区,主动请缨做楼长,带领各部门留守人员坚决执行学校党委指示,专门给封控在楼的后勤保障处工人做思想工作,让他们听从指挥、不随意出楼;在该楼全部被封控人员转运至朝阳区十八里店隔离点后,根据学校党委要求,组建十八里店隔离点教工临时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服务建党100周年活动中,扎实落地学校党委各项指示,获“服务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贡献突出奖。20236月,荣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挚爱教育事业,政治上忠诚可靠,教学上业绩突出,科研上成果显著,管理上追求卓越,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努力争做新时代教育强国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