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黄心渊

时间:2025-04-29浏览:14

教育育人榜样


黄心渊,男,出生于19659月,中共党员,汉族,1992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好创意数字艺术大赛评委主席等。动画专业虚拟教研室(教育部)负责人、动画与数字媒体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数字动画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北京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称号与荣誉。


坚持立德树人,深耕教育事业

黄心渊老师自1991年步入教育岗位以来,从事教学33年,一直奋斗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他坚持将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观融会于平日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突出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时刻提醒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作为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强调作为从事动画艺术、数媒设计等领域的求学之人应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并将其作为新时代的内涵进行扩展。近五年来为本科授课三维动画、三维游戏美术、虚拟现实、数字创意设计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年均课堂教学144学时。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虚拟现实原理与实践》课程获中国传媒大学线上优质本科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作品思政”育人模式,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身心发展。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指导下,协助教指委主任委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活动。2015年以来本活动已连续举办4届,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14所高校,参与人数10000 余人,扶持优秀创意400 个,孵化优秀作品100部。2020年,作品编集《追光·筑梦》一书,实现动画创作教学实践新高度。该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科教育、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充分结合,被139所高校纳入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对培养新时代国家动画人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次,他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腾讯、UnityVSPN、巨人等企业合作开设前沿课程。通过案例式、工作坊式、讨论式教学,结合基于问题的观察法、基于小组的学习法等创新交互教学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同时,他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确保学生自身素质、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例如在所教授的三维动画课程中,用专业理论指导并开展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重视对网络化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引入,积极尝试智慧课堂、网络教学等技术,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以游戏化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带领团队研发的慕课课程“虚拟现实原理与实践”于2019年在学堂在线平台正式上线,并于2020年作为首批国际慕课在中国大学MOOC海外版平台上线。

黄心渊老师2012年起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2022年开始担任学院党委书记。他在人才培养时坚持强化人文、艺术、技术的密切融合,在文科与工科、科学与艺术、智能技术与人类创新力等方面实现交叉融合,使技术与艺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强化专精的特色教育,为学生打造底宽顶尖的金字塔形知识结构。学院近年推出了一批带有民族形式、描绘中国风貌、传递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如《春困》《白鸟》等。学院毕业生任《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商业项目的导演、角色设计师等重要职务。带领学院师生创作完成的多项作品在国内外顶级赛事或节展中多次获奖,包括昂西国际动画节、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广岛国际动画节、日本国际漫画奖,OneShow金铅笔奖等众多世界顶级节展,取得较大社会影响力,学院也因此曾两度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奖的殊荣。学院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艺术与科技四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动画、漫画、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4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A+)。艺术与科技排名第五(A),数字媒体技术排名第十二(A)。


潜心科研,坚持科研育人

黄心渊老师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三维数字图形图像技术的研究学者之一,从1990年代开始陆续作为“计算机动画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工业设计环境与实用VR技术”等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实时移动交互数字影视动画全流程协同制作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负责人,率先将3DSMAX三维制作技术引入中国,推出了我国最早一批三维动画设计教材。近年来,黄心渊老师致力于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意设计、技术研发以及行业应用的研究,从艺术设计与技术融合的角度尝试提升当代数字艺术的生产力。研究方向包括:数字艺术中植物动画表现关键技术的研究、AI(人工智能)虚拟主播关键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示范研究、三维动画交互设计展示和营销平台技术研究、VR(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及传播模式研究等。并将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作为一整套强大的应用工具和机制,以智能媒体作为新语境,为影视、新闻传播、公共艺术、多媒体设计、教育等各行各业供给影像化、图形化、交互化的生产力提升,同时从交叉学科的融合性、开放性出发,积极进行社会服务与创新,有丰硕的学术成果。

目前,黄心渊老师负责主持1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艺术知识体系创新研究》。已主持完成的其它国家级课题包括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国家级项目《中小学人工智能素质教育服务平台研发与创新应用示范》、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实时移动交互式数字影视动画全流程协同制作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智能时代工艺交叉融合的创新型工程教育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国家艺术基金《漫画创作与新媒体应用研修班》等;省部级课题包括文旅部科技创新工程《Cyberoom旅游景点沉浸式漫游驾驶舱技术应用示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项目《数字媒体中植物动画表现关键技术的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传媒技术成果集成与信息体验消费平台建设》等。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余本,近5年发表SCICSSCIEI23篇核心期刊重要论文,获得10余项软件著作权与发明专利。


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产业发展

黄心渊老师协助教指委主任委员,带领团队完成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个动画、数字媒体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标准文件;参与文化部联合中宣部、工信部等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以技术为基础延伸至内容创作,为创作者与运营商间的对接提供指导,解决了移动端动漫制作、技术及运营中的诸多问题,对行业发展有极大促进;带领学院团队发挥智库作用,参与国家文化创意与新媒体产业政策法规制定,包括“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等。此外,在校党委带领下负责牵头完成了国家广电总局国产电视剧片头统一的标识设计,标识以敦煌的飞天形象为原型,实现了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融合,一经发出立即引起社会关注,微博话题#国产电视剧片头统一标识#登上热搜榜第七,阅读量逾3800万,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等50余家媒体转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