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育人先锋”:程素琴

发布者:工会发布时间:2021-02-15浏览次数:926

程素琴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综合办主任副研究员为中国传媒大学教代会成员、教学督导组成员。多次获得“中央三台”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干部称号。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年终考核为优秀。

程老师参与大型纪录片《走进和田》的统筹,该纪录片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指导的学生作品《为有源头活水来》,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最佳非虚构新媒体类作品奖。参与编著的《2013-2014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项目在2017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评审中获“年度优秀案例”类资助。在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做出积极贡献,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纪念奖章。

自留校以来,程老师在管理岗位服务于新闻传播一流学科建设工作17年。为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专班组成员。所在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主责单位,该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4次被评为A+学科;是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长单位;中宣部、教育部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市高校新闻出版类专业群召集单位。所在办公室需要涉及的工作很多,从行政运行平台的搭建、学院团队建设、学院文化打造、社会服务到各类大型会议、活动的承办,再到办公室暖气管故障排除等等,都是本人的工作对象。本人被同事亲切地称为“新闻传播学部大管家”。

程老师积极探索“项目制”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水平。借助项目制管理模式,学部2019承办的“第六届主编责编论坛”、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内容分论坛、网络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等学术会议获得一致好评。同时有条不紊地接待了校庆日220位校友返校、近20批来自教育部、宣传部、高校、媒体、国际学校、记协海外记者团的参访人员,承办了8期近400人的培训班等。

2019年,受学院党委委托,程老师兼任学生工作负责人。动员2018级同学参加国庆方队活动电视学院83名师生参与,中队长、小队长、队列骨干共有74人,占全员比例90%,圆满完成了任务,极大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表彰。

在抗击疫情期间,程老师积极探索了研究生、本科生三级管理体制发布抗疫日历,保障疫情期间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自21日起,学院师生以接力方式书写了204封《忍冬信札》抗疫书信,在疫情中传递真心与信心,坚定共克时艰的信念与力量。这一活动得到北京市委宣传部的认可。新华社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师生写信共抗疫:我们心在一起》为题对这一举措进行了报道,随后人民日报、中新网、光明网、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转载。

毕业季,程老师践行“全过程育人理念”,把毕业环节、退宿环节当成学生的“最后一课”:作为统筹人,开展了“云整理 云互助”活动,具体为:云献策——制定方案、云信札——交心交底、云指挥——360度在场、云传情——远程祝福。该活动学校的退宿工作提供了借鉴。相关工作被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微言教育等转载报道。

   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中,展现生命力。基于这种理念,2018年以来,受中宣部委托,学部成功举办了中国优秀媒体海外雇员、“一带一路”编辑记者、“一带一路”智库专家十期访学项目,培训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外籍记者、媒体人、智库专家共计340人。程老师作为协调中枢,顺利完成了中宣部国传局委托的项目,受到主办方及学员的一致好评。

程老师还参与电视学院2017年底启动“光明影院”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制作完成了208部无障碍电影。既为视障人群打造了心灵盲道,同时也是“作品思政”的重要抓手。项目成果进盲协、盲校、社区、图书馆、北京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该项目先后获“爱的传承——第七届寻找最美慈善义工”榜样团体。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为落实学校党委定点扶贫筹措校友扶贫资金,为中国传媒大学定点扶贫单位——科右前旗,制作完成城市形象宣传片。程老师为项目统筹,目前已形成阶段性形象片,用于内蒙古全区牧区会议,以及88日那达慕大会上科右前旗的形象推广。8分钟完整版城市形象宣传片预计在年底推出。

20207月,电视学院党委被评为“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作为一个高校管理岗位的共产党员,如果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师生带来幸福感,打造一个更高效、科学、畅通的工作平台是一直是程素琴老师工作中的追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