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现任教务处学籍管理科科长,副研究员。曾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工作多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级优秀新闻工作者,有三十余篇新闻作品和论文在省级以上新闻工作者协会评选中获奖。2005年6月硕士毕业留任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学籍管理科,2008年4月任学籍管理科科长。2007年评为教学评估先进个人,2010年和2012年度评为校级优秀。
15年的记者生涯,15年教学管理工作,李波老师政治立场坚定,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书育人,管理同样育人”,是教务处学籍管理科科长李波老师一直于工作中践行的理念,在十五载的教学管理工作生涯中,她始终以规范为先、服务为重、育人为本,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锐意进取、创新服务。
2005年硕士毕业留任教务处前,李波老师曾在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工作,十五年的记者生涯锻炼了她坚定的执行力。“无论如何都要将工作彻彻底底地做好”,怀着这样的决心,李波老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首先事无巨细地进行各项文件的规范与整理,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留任之始,面对着大量未经整理的学籍卡片和成绩单,她将其仔细分类、归档并扫描,完善了我校对毕业生的信息记录。“学籍卡片与成绩单是特别宝贵的资料,如果不将它们及时扫描入电子档案的话,那么上面的字迹很可能就看不清了,这对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损失。”李波老师说。从1974级学生开始,她带领学籍管理科完成了11.7万条学籍卡片和成绩单信息的扫描整理工作,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存档。
教学管理是一项细致且繁琐的工作,其中一年一度的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更是如此。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学院的教学秘书有时不能很快熟悉工作流程,又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为能够准确无误地做好这项与广大同学紧密相关的工作,李波老师将毕业生资格审查的整体程序制度化、规范化,使各个学院的教学秘书能够清晰、明确地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完成工作。与此同时,她还规范毕业生资格审查的各式表格,避免学生与教学秘书填写不必要的表格,提高了毕业资格审查工作的效率。得益于李波老师程序与制度上的各项规范工作,毕业生资格审查做到了13年零失误,站好了学生毕业的“最后一班岗”。
“管理人员同样要有服务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针对教学管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李波老师以学生为立足点,切实考虑他们的迫切需求,做出一系列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改革与转变。
2008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前往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境外学分转换、成绩认定等问题亟需一个系统性、规范化的文件来帮助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波老师开始着手进行境外学习规定文件的拟定工作。然而,当时大部分国内高校并没有相关文件可供参考,于是她特意联系了在国外工作的朋友进行调研,充分汲取国外高校的相关经验,最终完成了《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学生境外交流学习规定》等文件的起草拟定工作。这些文件使学分转换工作更加规范,为在境外交流学习的学生们带来了落到实处的便利。“希望我的工作能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去更好平台学习交流的机会。”李波老师在采访中说道。
服务学生的脚步在工作中从不曾停歇,在李波老师的大力推动下,我校改变了过往无英文成绩单的情况,实现了成绩单课程的英文名称录入。当问及进行这项工作的初衷时,她解释道:“如果不为学生提供英文成绩单,他们就要把中文成绩单拿去中介翻译,这不仅耗时耗力,其中还很可能会有不规范的问题。”大大便利学生学习生活的政策不止于此,李波老师还组织进行学分绩点计算方式的改革。过去我校学分绩点计算方式为10分进制,80分与89分的学分绩点相同,这样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基于公平性的考虑,她最终选择采用北京大学必修课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即使有0.5分之差,学分绩点亦有显示,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现出学业水平的高低,而且帮助学生在进行留学申请时提高竞争力。
“多说一句话,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李波老师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自2006年开始,李波老师便一直负责我校与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的育英研修项目,从评定奖学金到组织宣传讲座,再到选拔赴日研修学生,她都尽心尽责地认真操办,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研修学习。赴日学生张筱茜谈起李波老师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是樱花季,在日本的最后两天,我感染‘花粉症’,涕泪交加,老师到处帮我问诊问药,把自己的围巾、墨镜、帽子都给我用,像妈妈一样贴心温暖!”对李波老师来说,生活上的关怀备至只是践行育人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指点迷津,点亮前行的道路。“我们作为管理者,解答问题时不能点到为止,要不断地做解释工作,要跟孩子多谈心。”她坚信,教学管理者更清楚政策,更能把握好政策来帮助学生。李波老师回忆起一个在毕业时只拿到结业证的学生,向她倾诉毕业后对前路的迷茫。她告诉学生,拿到结业证的本科生同样有资格报考研究生,未来的道路依旧是开阔且明朗的。正是李老师的这句话,让学生了解到国家的教育政策,打消了一直萦绕于心头的困惑,最终引导他顺利地考取了研究生,继续开拓人生视野。“多说一句话,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经师易遇,人师难求”,能够遇到一位以身作则、为人表率的老师对学生而言是宝贵的财富。每逢教师节,李波老师总能收到学生寄来的明信片,远在韩国留学的学生徐晨写道:“跟您接触久了就知道,您才是最心疼孩子们的老师。”
作为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李波老师时刻不忘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理论素养,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撰写论文,不断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在《现代传播》《中国成人教育》《新闻传播》等刊物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如《探微教务管理如何育人》《浅论如何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试论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等文章。参与北京市教改立项《高校就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动漫等研发与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子课题《创意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等五项研究。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学分制下学籍管理的规范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教学管理规范化研究》等十余项课题。
“育人先锋”的称号既是对李波老师过往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鼓励她带着爱与责任继续坚定前行。